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

《輕食》黑菇醬饅頭.黑木耳菇菇醬(和風鰹魚黑菇醬)玩味食譜

饅頭這道屬於麵食類小點,已是生活中最受人們喜愛的一項美食,不論是當作早點的饅頭夾蛋、亦或是成為下午茶點的小饅頭、甚至是做為正餐的堅果饅頭,對於追求便利性與快速性的上班族群來說,可說是缺一不可的五餐良伴(早餐、午餐、下午茶、晚餐、宵夜)。目前國內市售饅頭的種類,隨著現代人挑剔的味蕾與多元的選擇,產品發展的越來越豐富,在口味選擇上,不但有甜的、鹹的、葷的、素的...在料理手法上,也有用蒸的、煎的、炸的...。

然不論饅頭再怎樣創新求變,我們始終還是喜歡吃傳統白饅頭,光看其白嫩光滑的外皮及Q嫩有嚼勁的內裡,就已經容易讓人感覺到飢腸轆轆,如果不小心再夾上荷包蛋或肉鬆來當內餡,那就更無法阻止口水分泌的速度。對於跟我們一樣愛吃饅頭的朋友,在此也提供另一項獨門吃法,那就是將黑木耳菇菇醬當作餡料,直接夾在饅頭內當內餡,黑木耳本身的清脆口感搭配吸滿醬汁的饅頭,共同譜出好吃滋味,讓平凡的饅頭增添不少美味。


饅頭是生活中常見的麵食,但知道饅頭由來的人恐怕不多,早在春秋時期,中國人便開始將發酵後的麵團蒸制食用,稱之為「酏食」;漢朝時期由於磨已廣泛應用,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,當時統稱為「餅」;據宋朝高承《事物紀原》引證《稗官小說》,饅頭一詞出自於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孟獲的時候,建興三年(西元225年)九月,諸葛亮平定南方之亂,欲班師回成都,大軍將渡滬水之時,忽然陰雲布合、狂風驟起,按照當地土俗須殺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來祭神祈求平安,然而諸葛亮不願依循辦理,遂命人和麵粉為劑,塑成人頭狀,內以牛羊肉為餡,代替人頭投入江中,並取名為「瞞頭」,即欺瞞河神之假頭之意,又一說命名為「蠻頭」,取其蠻人之頭之意,從此這種麵食就漸漸廣為流傳,因為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,日後人們就改用饅字換下蠻字,寫作「饅頭」。

最早饅頭都是帶肉餡,做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,而且每顆外型都很大,直到唐朝以後,饅頭的形態漸漸變小,餡料不但越來越多元變化,也出現沒有包餡的饅頭,甚至將饅頭列入食用點心之類,直到北宋時期,方才出現了「包子」這一稱呼,時至今日,現代人習慣將有餡料的麵食稱包子,而饅頭一詞則逐漸變成沒有餡料麵食的統稱,不過在大陸部分地區的方言中,仍然將包子和饅頭統稱為饅頭。(資料來源:華夏經緯網http://hk.huaxia.com)


黑菇醬饅頭」是將黑木耳菇菇醬直接夾在饅頭內而已,簡單又方便,不但可當作早點、也可做為宵夜,包準讓肚子有飽足感,卻又不用擔心吃進過高的熱量,至於在黑木耳菇菇醬的口味選擇上,我們個人偏向香菇昆布黑菇醬與和風鰹魚黑菇醬這二款口味,但如果本身愛吃重口味又嗜辣的朋友,則可以選擇紅椒麻辣黑菇醬與青檸酸辣黑菇醬這二種。由於黑木耳菇菇醬本身屬於食材多、醬汁少的商品,主要因黑木耳本身吸水性的特性,大部分的醬汁已經被黑木耳與其他菇類食材所吸附,因此在享用黑菇醬饅頭時,千萬不要一次就夾入大量的黑木耳菇菇醬,最好是依照個人對於醬料的喜好度來逐次添加,這樣一來才不會一邊吃、一邊掉得滿地都是黑木耳菇菇醬。


step1. 將饅頭由中間直接對切成半,接著夾取酌量的黑木耳菇菇醬,放置在其中一片饅頭上


step2 .將另一片饅頭覆蓋在上層,嗜辣的朋友,可選擇紅椒麻辣黑菇醬與青檸酸辣黑菇醬作為內餡



黑木耳菇菇醬(蒸飯.拌麵.炒菜)│醬滷滋味嗆辣口感玩味吃法商品訂購

 黑木耳菇菇醬均採用產自台灣本土新鮮菇類,經過繁瑣地手工清洗與刀工調理後,以日式和風醬油為醬底,
  
添加酌量本土老薑、味醂、糯米醋與中藥材等食材來加以提味後,最後再經細火溫煮90分鐘而成,

不論是拌飯、拌麵、拌菜,或是煮飯、煮麵、煮粥等都適宜,輕鬆在家就能品味到天然與健康的雙重滋味。

 有醬滷滋味的和風鰹魚黑菇醬香菇昆布黑菇醬,亦有嗆辣口感的紅椒麻辣黑菇醬青檸酸辣黑菇醬

 不論哪種口味的黑木耳菇菇醬,單價$100,容量為200g,常溫可保存一個月,開瓶後需冷藏,並請盡快食用。



台中黑木耳專賣店(40360)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一段35號1樓04-23190300、0932-952646
台南黑木耳專賣店(70046)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0號1樓06-2225503、0910-842560
【訂購方式】電話(04-23190300).傳真(04-23263305)e-mail(ivy952646@yahoo.com.tw)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