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不知為什麼,一晃眼,就馬上逼近中午時刻,肚子的飢餓鬧鐘,也正開始積極地咕嚕、咕嚕的提醒著,於是就在那電光火石的一刻,剛好一瞄眼,就看到放置在冰箱中的金品胡麻子燒餅,再一個掃眼,又瞧見擺放在櫃檯前的黑木耳菇菇醬,心想不如就DIY料理一份「黑菇醬燒餅」,滿足自己愛玩味的味蕾同時,也恰好可以省下一頓午餐的花費。說起台灣人會吃燒餅這件事,主要是當年隨著國民政府搬遷來台的部分山東士兵,平常就會製做燒餅當早餐,自然也就慢慢融入在台灣美食文化中,只是燒餅+油條這種獨特吃法,聽說是國人自行發明的。
早年喜歡聚集在早餐店吃東西的外省老鄉,因為每次吃完油條後,都會覺得手上有油膩感,必須先洗手才能繼續吃早餐,然而在過去物資缺乏的年代裡,洗手可說是一件挺麻煩的事,於是有些人索性把層次分明的燒餅從中剖開,將沾手的油條夾在其中,久而久之,「燒餅油條」這種吃法就這麼流傳開來。同理可證,黑菇醬燒餅也可算是一道懶人料理,只要在燒餅中放入黑木耳菇菇醬,花不到幾分鐘的時間,就可以輕鬆享用一道美味健康的輕食料理。
從小吃到大的「燒餅」,根據網路相關資料指出,相傳是東漢時期的班超自西域帶入,當時統稱為「胡餅」,而在盛唐時期,中國的食、衣、住、行幾乎都受到胡風的影響,在許多文獻中,都記錄了長安人喜好胡食的狀況,如胡餅、搭納和餑餑。在《齊民要術》中,更記載了燒餅的作法:「麵一斗,羊肉二斤,蔥白一合,鼓汁及鹽熬令熟,炙之,面當令起」,在燒餅上撒點芝麻,再加以火烤後,就是胡餅,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,由於胡餅的名字實在不好聽,所以索性改以其烹調方式來命名,於是開始有了「燒餅」這個名詞。
在三國演義中,有一段與燒餅有關的小故事,話說劉備因被蔡瑁追殺,途中巧遇水鏡先生,因某些原因而沒吃晚餐,到了凌晨聞到燒餅的香味,摸黑循著香味找到些許微弱燈光下的店家,吃完燒餅後,劉備向店家說:「除了開燈之外,還記得要案板啪啦啪啦響呀!」於是,自此以後許多賣燒餅的便會順便把案板敲一敲,而這樣聲光十足的效果也流傳到20世紀,宰相劉伯溫甚至還以「燒餅歌」來說明明朝的國勢流傳於世,以上這些歷史上的小故事,都足以說明燒餅在中國人飲食生活中,所佔有的舉足輕重之份量,至今仍成為國人日常生活飲食中的一部份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、眷村流傳下來的美味飄香─燒餅http://www.ytower.com.tw)
「黑菇醬燒餅」是將黑木耳菇菇醬直接放置在燒餅的夾層中即可,也可自行添加小黃瓜、番茄片、高麗菜絲或肉片等食材來增味,最後只要將燒餅直接對半切,即可輕鬆用單手拿取享用,品嚐有別於燒餅夾油條的不同滋味。將黑菇醬燒餅當做早餐或午來食用,不但營養豐富又美味兼具,至於在的口味選擇上,個人比較偏向香菇昆布黑菇醬與和風鰹魚黑菇醬這二款口味,但如果本身愛吃重口味又嗜辣的朋友,則可以選擇紅椒麻辣黑菇醬與青檸酸辣黑菇醬這二種。另外由於黑木耳菇菇醬本身屬於食材多、醬汁少的商品,主要因黑木耳本身吸水的特性,大部分醬汁已經被黑木耳與其他菇類食材所吸附,因此在嚐鮮前,可以將些許的醬汁直接淋在燒餅內層中來增加食用風味。
step1. 先將金品胡麻子燒餅自冷凍庫中取出,放置於室外解凍20分鐘,因事先解凍可節省烘烤時間
step2. 將金品胡麻子燒餅放入烤箱中烘烤4分鐘,若燒餅表面已呈金黃色即可自烤箱中取出
step3. 最後用筷子夾取酌量的黑木耳菇菇醬,放置在燒餅的夾層中,並再淋上些許醬汁
step4. 如想要讓黑菇醬燒餅增添點美味,可再自行添加小黃瓜、高麗菜絲或番茄切片等食材
黑木耳菇菇醬均採用產自台灣本土新鮮菇類,經過繁瑣地手工清洗與刀工調理後,以日式和風醬油為醬底,
添加酌量本土老薑、味醂、糯米醋與中藥材等食材來加以提味後,最後再經細火溫煮90分鐘而成,
不論是拌飯、拌麵、拌菜,或是煮飯、煮麵、煮粥等都適宜,輕鬆在家就能品味到天然與健康的雙重滋味。
有醬滷滋味的和風鰹魚黑菇醬、香菇昆布黑菇醬,亦有嗆辣口感的紅椒麻辣黑菇醬、青檸酸辣黑菇醬,
不論哪種口味的黑木耳菇菇醬,單價$100,容量為200g,常溫可保存一個月,開瓶後需冷藏,並請盡快食用。
台中黑木耳專賣店.(40360)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一段35號1樓.04-23190300、0932-952646
台南黑木耳專賣店.(70046)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0號1樓.06-2225503、0910-84256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