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溫一降低,不自覺就會讓人開始變得懶懶地,不只是不想早早起床上工、也不只是不想開電腦寫文章,其中最令人感到困擾的一點,是連大門口都不想走出去,只想待在自己的溫暖小空間,靜靜的聽著音樂、靜靜的看著電視,到最後再不小心睡個回籠覺。根據氣象資料,中部地區的氣溫將介於13~20度間,雖然賴在黑木耳專賣店內是一件感到小幸福之事,畢竟不用在外頭親自體驗冷颼颼的低溫警報,但總不能不管肚子的叫餓聲,好歹都得要想辦法幫身體補充一些營養來源,只好在不出門購買午餐的原則之下,努力地翻找冰箱內可用來當作料理的食材。
幸好前陣子有在向上市場購買旗魚丸回到店內當存糧,本來打算用來當作煮泡麵的配料,然天兵的我們竟然沒有同步購買泡麵回來庫存,這下只能將旗魚丸拿來煮湯,於是只好先以黑木耳養生露為高湯底,直接與旗魚丸一同加熱,最後再酌量添加鹽巴與香油來調味,唯一讓人沒料想到的是,這道創意湯品,嚐鮮品味的結果,還蠻好喝的說,色、香、味都兼具,滿溢的魚丸香味與咕溜的滑口湯汁,瞬間讓飢腸轆轆的肚子獲得飽足的滋味。
魚丸(Fish ball)是水鄉人家常見的小吃食品,用魚肉加澱粉製而成,多數為球形,但亦有其他形狀,廣東和香港稱之為魚蛋,香港食堂通常簡寫作魚旦。在台灣,魚丸傳統的作法是選新鮮的魚,取其魚肉的部份,部分則會夾雜魚刺,然後在低溫狀態下絞成魚絞肉,再把絞肉和鹽加入木研鉢裏,將魚絞肉用力捶打,魚肉裏的鹽溶性蛋白會重組成網狀結構,最後變成綿細而有光澤的魚漿,最後再將魚漿用湯匙挖成球狀,下沸水中即可煮成魚丸。
台灣魚丸的種類很多,其中口感較脆的作法又稱為脆丸,而淡水鯊魚丸、南方澳鬼頭刀魚丸、台南虱目魚丸與高雄旗魚丸則被稱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四大魚丸,另外還有像鱈魚丸、花枝丸與蝦丸等,也是常見的種類,料理的方式則有煎炸、煮湯、關東煮等多種手法方式。在保存方式上,大部分的魚丸都是可以冷凍的,除了保水性極差的旗魚肉之外,部部分要做成丸子的魚肉,在摃成魚漿的過程中會加入些許植物性或動物性的天然油脂,來保住水分流失,唯獨旗魚丸萬萬不可,最好是採冷藏方式來保鮮,因此盡量不要將旗魚丸冷凍,引免煮熟後的丸子表面水分流失,讓外貌變的像月球表面一樣。(參考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)
一般人一聽到「黑木耳旗魚丸湯」,絕大部分都會認為這道湯品的料理做法,就是將黑木耳與旗魚丸當作主要食材,直接加入到高湯中一同煮熟,但今天要分享的玩味法,卻是直接以柯媽媽の黑木耳養生露為湯底,與旗魚丸一同加熱後,再添加酌量調味料來增味,一來不但可以有效節省烹煮時間,二來還可以品嚐到不一樣的湯品口感。
用黑木耳養生露料理而成的「黑木耳旗魚丸湯」,其調理方式就像平常在家煮旗魚丸湯一樣,只需黑木耳養生露倒入鍋中,稍微加熱使其溫熱後,再加入旗魚丸一同煮到沸騰即可,烹煮過程當中可依個人喜好自行調味,如酌量添加鹽巴、胡椒、香油與辣椒粉等調味料。在料理過程中,唯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有二點,第一點:如果本身不太喜歡濃稠的湯品,可以添加酌量開水來緩和黑木耳養生露本身的濃稠度;第二點:由於黑木耳養生露較為黏稠,因此在烹煮時要記得稍微攪拌一下,避免讓底部有燒焦的情況產生,畢竟刷鍋子也是一件挺令人感到困擾的小事。
step1. 先將柯媽媽の黑木耳養生露直接倒入鍋中,可依個人喜好添加開水降低湯品稠度。
step2. 接著將手工旗魚丸與黑木耳養生露一同加熱,加熱過程中記得要不定時攪拌。
step3. 起鍋前可自行添加些許鹽巴、胡椒粉及香油來調味,盛碗時可在灑上些許蔥花來增色!
黑木耳養生露係由柯媽媽與柯爸爸費時24個鐘頭,將黑木耳、枸杞與紅棗等日常生活當中的常見食材,
經過冷水浸泡與溫火熬煮等方式手工製成,有原味微甜、原味無糖、薑汁微甜、薑汁無糖四種口味,
並用耐心與細心來呵護每一鍋正在熬煮中的黑木耳養生露,一切只為將黑木耳中的植物膠原充分提煉出來,
也藉此柔化黑木耳的食用口感,進而讓每一位飲用黑木耳養生露的朋友,都能品味到健康與養生的絕妙滋味!
大瓶(1500ml/$150)、小瓶(600ml/$60)與迷您瓶(300ml/$50),冷凍狀態下可保存一個月,冷藏下七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