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

商標設計.2007│柯媽媽の植物燕窩的命名源起及初版Logo標誌

2006年下旬,柯媽媽與柯爸爸聽從中醫師的建議,採用黑木耳、紅棗、枸杞與冰糖等食材,經長時間的冷水浸泡與溫火熬煮成「黑木耳養生露」來每日飲用,悉心呵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後,在2007年時,由於二人所熬煮的黑木耳養生露,受到各界親朋好友的認同與喜愛,讓柯媽媽與柯爸爸二人感到十分開心而有些微成就感,因此為延續這份喜悅與感動,柯媽媽の小女兒便開始透由網路宣傳與擺攤促銷等方式,一步一腳印地將父母二人手工熬煮的黑木耳養生露,推廣給更多朋友來知曉及品味。但凡事總有個起頭,故事也總有個緣起,回想起當初(2007年)剛開始對外向人推銷黑木耳養生露時,真的是萬分感謝過去不介意我們沒有商品外包裝與產品DM的顧客,謝謝您們一路相挺的支持、鼓勵與打氣,讓我們現在能夠在台中創立柯媽媽の植物燕窩.黑木耳專賣店,未來我們也會持續不斷努力,繼續創造出黑木耳的百變滋味與不同風貌,陸續研發出讓大家都能為之驚艷的黑木耳美食。
 
柯媽媽の植物燕窩.Logo設計(第一版)│林新澔包裝設計工作室


2007年1月,當我們向柯媽媽及柯爸爸商談,要在網路平台開始販售黑木耳養生露的那一刻起,怎麼為一個未知的創業旅程定義一個主軸,也就是要如何替黑木耳養生露建立一個品牌名稱,對我們而言,真的是一個會讓腦袋瓜胡亂打轉的苦差事。一個好的品牌名稱,不僅可以引起大眾的獨特聯想,還可以準確反映產品的訴求特點,達到刺激消費心理來增強購買需求的初衷,就如同一提到沙茶醬,就會直接聯想到「牛頭牌」,或是一提到米粉,就會聯想到「龍口」一樣,未來我們也希望透由自身的努力,讓大家只要一提到黑木耳,就會聯想到「柯媽媽」。
黑木耳養生露最早係因柯媽媽為呵護健康,聽從中醫師的建議,開始定期熬煮來每日飲用,本身腦容量不夠大的我們,直覺想到的是以「柯媽媽的黑木耳養生露」來為品牌命名,但因黑木耳養生露屬商品名稱,直接拿來當作品牌名稱似乎有點不妥,所以想了一想後,乾脆就直接砍字,以「柯媽媽的黑木耳」來取名,又因這樣的名稱,口語化聽起來似乎有點小ㄙㄨㄥˇ,只好再摸摸鼻子,上網查詢一下是否有合適的詞彙來形容黑木耳這個名詞。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,在某個網頁資料上看到「黑木耳素有植物燕窩之美稱」這一句話,因此「柯媽媽的植物燕窩」的雛形漸漸地勾勒出來,然而為什麼說是雛型呢?那是因為我們在最後一刻時,又覺得「的」這個連接詞在視覺上似乎有點不搭嘎,才改以日文「の」來替代中文「的」,以上就是柯媽媽の植物燕窩在2007年取名時的種種轉折過程,而我們也藉由此次經驗,能夠稍微體會父母親在幫小孩子取名時的認真嚴謹與滿心期待。

柯媽媽の植物燕窩.名片內頁(第一版)│林新澔包裝設計工作室


在確定以柯媽媽の植物燕窩這個名號來闖蕩台灣市場後,接下來的另一份工作,就是要開始思考副標題的文字內容,因為我們覺得如果沒有副標題的輔助說明,單以「植物燕窩」這個詞彙來形容黑木耳養生露,似乎很難讓人想像黑木耳養生露的飲用口感及滋味,加上我們在2007年剛推出上示時,市面上幾乎沒有推出像這類以黑木耳為主要食材而熬煮成的飲品,因此要如何以簡易的文字來描述黑木耳養生露的特點,消除一般社會大眾對於這項陌生飲品的疑惑感,進而激起想要採購嚐鮮的好奇感,是我們在苦思副標題文字內容的思考方向。柯媽媽最早在2006年下旬,熬煮黑木耳養生露來讓自己與家人飲用時,中醫師建議的食材內容僅由黑木耳與紅棗這二項,但後來柯媽媽為呵護眼睛的健康,則自行於食材中再添加枸杞來增味,此外一般在熬煮類似的中藥材飲品時,總習慣將食材撈出後僅飲用湯汁,至於撈出後的熬煮食材,不是自己照三餐默默地獨自吃完,就是乾脆直接當作廚餘回收。

一開始柯媽媽當然也是遵照傳統作法來熬煮黑木耳養生露,然由於柯媽媽具有務農人家的勤儉個性,總覺得長期下來,餐餐都吃黑木耳、紅棗與枸杞,也不是個辦法,因此在2007年的年初時,突然靈光一轉,何不直接將所有食材打碎後再來熬煮,這樣不但可以喝到各項食材的營養菁華,二來也不用再擔心吃不完的黑木耳該如何處理,只是改變熬煮製程的唯一代價,就是每隔數十分鐘就得要去翻動與攪拌正在熬煮中的食材,只要稍加一個不留意,經過長時間熬煮而釋放出來的黑木耳膠質,就會直接沾黏在鍋子的底部,進一步的還會散發出焦味而影響整鍋的口感品質。有鑑於黑木耳養生露的誕生過程,是經歷過無數的嚐試與改良才有現今的口感與滑順,因此以「喝得到顆粒的美味口感、嚐得到健康的絕妙滋味」這句話來描述,是我們苦思後覺得最為適合又貼切的一話,此外為再加強消費者的視覺印象,再以「養生推薦.美味一極棒」的強化文字,企圖吸引效費大眾的目光與好奇。
 
柯媽媽の植物燕窩.名片封面(第一版)│林新澔包裝設計工作室


從現在的眼光與角度,來回頭檢視2007年6月,所設計出的《柯媽媽の植物燕窩》第一版logo,說實在的,我們也不太記得當時會採用的原因,如果認真地再仔細想想,或許是因當初在台中向上市場擺攤時,為了向消費大眾推廣由柯媽媽手工熬煮的黑木耳養生露,也為了讓已購買的消費者有個聯絡管道可以回購,因此急需一張名片來讓更多人知曉《柯媽媽の植物燕窩》的存在,加上當時對於未來發展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,也不認為日後會繼續販售黑木耳養生露,因此儘管logo上的咖啡杯圖案,與柯媽媽の植物燕窩或黑木耳毫無明顯的關聯性,甚至在文字的字型表達上,還存在著視覺上的矛盾與衝突感,我們還是決定採用這一版的logo做為名片上的識別標誌。

凡事都有第一次,雖然第一版logo在設計概念的傳達上,尚有許多缺失及改進之處,但因為懂得把握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甚至是第四次的改進機會,因此在2007月11月時,即再針對logo的圖案設計進行修正與調整,但因為這又是另一段長篇故事,就留待日後於部落格中,再一一帶領大家來回顧與分享,然令我們自己值得慶幸與欣慰的,是到現在我們仍保留著不斷改進的動力與理念,也因為堅持保有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自虐精神,所以現在才能一步一腳印地將《柯媽媽の植物燕窩》,由早期傳統市場的擺攤小攤商,成長到如今全台獨家的黑木耳專賣店。


台中黑木耳專賣店(40360)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一段35號1樓04-23190300、0932-952646
【訂購方式】電話(04-23190300).傳真(04-23263305).e-mail(alice100208@gmail.com) 
 

1 則留言:

  1. 黑木耳為什麼搭配類似咖啡杯的造型呀!那不會讓人聯想成咖啡嗎?
    還有你們有註冊商標嗎?如有需要的話可以找我喔!呵呵!因為我們是
    專利商標事務所
    [版主回覆05/29/2010 11:34:48]您好,謝謝您的留言,您在此篇文章中所看到的logo,是我們於2007年所設計的第一版,
    由於那時候對於柯媽媽的產品定位與市場認知尚未成熟,因此對於圖型的設計也就比較沒意見,
    所以才會出現黑木耳搭配咖啡杯造型的不協調衝突感,目前我們的logo已延伸至第二版(於2007年11月份改版),
    在整體定位方向也較過往更顯明確,也正考慮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註冊商標,
    如果在申請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,到時就只好煩請您這位大師,撥空給予我們指導囉~~

    回覆刪除

搜尋此網誌